|
沪渎与蟹簖
2022-05-11 23:43:42
by 朱少伟
Rating: not rated yet
|
沪渎与蟹簖
金秋,去白鹤镇内的“旧青浦”采风。这里是著名的青龙镇故址,唐宋时,日本、新罗(朝鲜)等国的商船都泊于此,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,号称“小杭州”;镇上楼阁壮观,人文荟萃,大书画家米芾也在这里当过镇监。随着千百年来地理环境的巨变,它原先的风貌已荡然无存,只留下历尽沧桑的酒坊桥和青龙塔。我问同云的曹兄:“梁简文帝的《吴郡石像碑记》记载,‘松江之下,号曰沪渎。’六朝时期,这一带为何叫做沪渎呢?”
曹兄告诉我,昔日松江下游布满称为“沪”的渔具,南朝顾野王的《舆地志》称:“插竹列海中,以绳编之,向岸张两翼,潮上而没,潮落而出,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,名之曰扈。”“扈”因在江河中使用,后来被加上三点水,即成“沪”的繁体字。而那呈喇叭形的出海口又唤作“渎”,故谓之“沪渎”。东晋袁山松在附近修筑的海防城堡,也因此得名“沪渎垒”。到了唐代,由于“沪渎”经常作为地名出现于诗文中,渔民们为避免概念混淆,遂依据“沪”的功能将它改称“簖”,陆龟蒙的《渔具咏》序提及:“沪,吴人今谓之簖。”
清代魏秀仁的《花月痕》有这样的描述:“大家上了水阁,凭栏四望,见两岸渔帘蟹簖,丛竹垂杨,或远或近,或断或续,尤觉得烟波无际。”可见,“蟹簖”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。我很想看看迄今乡村还在使用的“蟹簖”。
傍晚,我们向隔着好些距离的吴淞江走去。来到一条河流与吴淞江相交处,有位正在等候的老伯迎上前打招呼:“哦,想看‘蟹簖’的客人来啦。刚才大曹特地拨手机要伲安排好。”我谢过老伯,就听曹兄指着水面介绍:“制作‘蟹簖’其实很容易,只要用细绳把长短合适的竹片编成栅,带到河汊口的有利地段,将下端插入水底,让上端超出水面,就可以了。由于竹栅有弹性,船只经过时会变得弯曲,随即又恢复原状。”
我望了一眼慢慢爬上树梢的圆月,有点疑惑地问:“就凭这竹栅,怎么捕蟹呢?”
老伯捋着胡须笑道:“螃蟹有着趋光特性,夜间见到明灯闪烁,会拼命地往竹栅上爬。”说着,他顺手点亮一盏汽油灯,悬挂于蟹簖上方。大概隔了十多分钟,有只螃蟹“沙沙”攀至竹栅顶端。他伸出小网兜轻轻一抄把它捉住,并说:“由于‘蟹簖’像水中一道断螃蟹去路的‘闸’,所以伲村里的老年人把用它捕蟹叫做‘闸蟹’。我猜想,‘大闸蟹’这个俗称可能就来源于此。”我知道“大闸蟹”系吴语“大煠蟹”的谐音讹传,但不愿扫老伯的兴,便随口附和着。
在我摸弄那“横行将军”之际,老伯低声提醒:“快看,两只螃蟹跟着上来了。”旁边的曹兄眼亮手快,立即上前一手一只,将它们逮个正着。
我正有点怨自己错失良机,却发现又有两只螃蟹在使劲往上爬,便迅速行动,将它们请入篓子……
大概忙碌了两个多钟头,篓子里已经装满螃蟹。
上海先民发明的“沪”,虽然简单却挺神奇。而这一古老渔具名最终竟演变成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简称,这就更令人称奇了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