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托尔斯泰婚前的惶惑
2022-05-11 23:43:42
by 杨建民
Rating: not rated yet
|
托尔斯泰婚前的惶惑
尽管托尔斯泰后来的婚姻有过很大波折,但是,他的求爱和结婚,却仍然被隐含进了那几部享誉世界的长篇名著之中,化为伟人的永久记忆,成了千万读者歆慕和向往的动人篇章。
19世纪50年代,先后发表了小说《童年》《少年》等,已经小有名气的托尔斯泰被提升为中尉,但是,军队生活不能满足他的天性。很快,他退役了。1856年,为了解放自己庄园上的农奴事宜,他来到莫斯科。在驻留期间,他拜访了宫廷事务所的贝尔斯医生一家,贝尔斯的夫人柳波芙是托尔斯泰童年的朋友。医生夫妇家有三个女儿。二女儿索菲娅,当时仅12岁。此时,托尔斯泰大约想不到,这个小姑娘将会成为他的新娘,虽然时间将在6年之后。
1862年8月初,母亲带着索菲娅三姊妹和弟弟,到奥多耶夫县的伊维齐,去看望她们的外祖父。这里离托尔斯泰的庄园波良纳大约50俄里,母亲与托尔斯泰的妹妹是童年的挚友,便决定带全家同去。对于多年生活在莫斯科的索菲娅三姊妹来说,自然非常愉快。
托尔斯泰十分高兴地看到这几位姑娘的出现。自从几年前到过索菲娅家之后,他又曾多次去看望过她们。虽然他年龄已过30,但他的伯爵身份以及作家的光环,仍十分吸引这几位姑娘。不过,当时人们都认为,托尔斯泰喜欢索菲娅的姐姐莉莎,是来向这位大女儿求婚的。
这次姑娘们的到来,托尔斯泰得以以主人身份,迎接她们。他带着姑娘们去树林采马林果、骑马、野餐、散步……其间流露出的热忱,让大家颇受感染。虽然在白天的集体行动中表达得不十分明显,但托尔斯泰内心的确燃起了爱情的火焰。
客人来得太多,得有一个人睡在椅子上。好奇的索菲娅说:“我睡安乐椅。”托尔斯泰听见,便主动说:“我来给您铺床。”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,他并不习惯甚至很拙于铺床单这样的活计。索菲娅与他一并铺展床单,感到有些羞怯,但内心又很高兴,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微妙心情。
第二天,殷勤的托尔斯泰又鼓励索菲娅去骑马。虽然没有骑马装,还穿着连衣裙,但托尔斯泰却说,这里是森林,没有人会看见您这身装束。他们一同骑马驰骋的情景,成了索菲娅一生中的重要记忆。这个当时感到无比幸福的姑娘,后来还常常带孩子来这片森林,尽管它似乎并不如当初骑马经过时那么美丽迷人了。
几天后,索菲娅一家返回伊维齐外公家。但托尔斯泰似乎已经按捺不住。第二天,他骑一匹白马,走了50俄里,赶到了那里。他蓬勃的精力和热情,也令大家十分高兴。
当然,托尔斯泰是被爱情之火烧灼、激发才如此的。看到索菲娅的衣着,他悄悄地说:“真可惜,您在姑妈家打扮得没有这么漂亮。”
这当然是姑娘十分爱听的话。他就这样与索菲娅兴高采烈地谈着。一天,老太太们的牌局结束了,客人也走完了,连蜡烛也快着完了……索菲娅的母亲出来说话了:“该休息了,快去睡觉。”没有办法,只能回屋。
当索菲娅走到门口时,托尔斯泰叫住她:“我给您写几个字,您读一下。”“好的。”“可我只写开头的第一个字母,您要猜出是什么词。”
索菲娅说:“这怎么行,不可能猜着!那好,您写吧。”
托尔斯泰取过打牌的记分板,用小刷子擦干净,拿一节粉笔使劲写起来。两人都十分激动,似乎感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。
第一节文字,索菲娅拼读了出来:“您的青春和对幸福的需求十分清楚地提醒我,我已经老了,不能得到幸福。”
读毕,索菲娅的心激烈地跳动,血液冲上脸颊。一瞬间,她似乎明白了一切。这个世界一切已不复存在,她只觉着她拥有了一切,虽然这一切无边无际。
托尔斯泰又继续往下写:“在您的家里,对我和您姐姐莉莎有一种误解,您和您的妹妹要维护我。”索菲娅迅速流畅地读出了其中的意思。
这里面似乎并没有说什么,但却将所有内容都包含了进去。由于心情激动,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情,竟没有使他们感到惊奇。
母亲不满意了,大声叫喊着索菲娅的名字。他们只得赶紧告辞,吹熄蜡烛,各自散去。上了楼,索菲娅点起小蜡烛头,坐在地板上开始记日记。她将托尔斯泰这些用开首字母写的话写进了里面,她感到,他们之间发生了严肃、意味深长而又无法中止的事情。但是,她并没有将这些预想写进日记,它们似乎还不便袒露于世。
索菲娅一家回莫斯科时,托尔斯泰又要跟上:“我跟你们去。这个时候留在这里,太空虚寂寞了。”托尔斯泰坐在马车后面,索菲娅和姐姐莉莎轮流过去和他坐在一起。托尔斯泰的经历和谈兴再一次吸引了索菲娅,尤其他讲起从军时的高加索生活和自然风光。当然,他也略微炫耀了自己的功绩……在这绵长的旅途中,大约他们的内心并不孤单寂寞。
到了莫斯科,托尔斯泰仍然天天去索菲娅家。这时,在他们之间,显然已经有了一种心理默契。他们的每一次接触,都使这种联系更加紧密,灵魂更加靠近。
托尔斯泰此时将自己的一切都告诉索菲娅:办学校,办杂志,上书亚历山大二世,抗议宪兵对自己庄园的无端搜查……当然,他也希望了解这位少女的一切。当他知道索菲娅从11岁就开始写日记时,甚至想借出来读一读。少女的日记当然难以公开,索菲娅拒绝了。但是,她将自己16岁时写的一篇小说《娜达莎》拿了出来,算是对托尔斯泰的一点补偿。
那一天是1862年8月26日,托尔斯泰在日记里记下了感想:“她把小说给我看,多么真实而单纯的热情。一种模糊不清的东西折磨着她。我心平气和地读完,没有任何嫉妒或羡慕……”其实,托尔斯泰并不那么“心平气和”。这篇小说中有一个杜布利茨基公爵,正是托尔斯泰的形象。索菲娅对这个形象的描写是:“公爵的外貌毫无诱人之处,并且内心的判断变化无常。”最后这位公爵是与索菲娅的姐姐这个人物结了婚。这些,“刺痛了我(托尔斯泰)”。
但是,这些小波折并没有影响他们被爱意激发的情绪,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。到了晚上,在美妙的月光下,他们或在露台上谈话,或围绕别墅散步……一天,露台边放着一辆两轮轻便马车,索菲娅坐在车上高喊:“我若是当了皇后,我就乘这样的车兜风。”托尔斯泰抓起车辕,像马一样拉起车疯跑,一边大声回应:“我将这样拉着我的女皇。”
由于托尔斯泰天天来访,在这个家庭也引发了问题。索菲娅是清楚地意识到了爱意,她的表现连妹妹丹尼娅也看了出来。但她们的父亲却并不怎么愉快,因为托尔斯泰出入家庭这么久,却没有按风俗向长女求婚,而是对妹妹表示好感。这样的情绪甚至影响到家庭的气氛。
但是,此刻的托尔斯泰正被爱情的火焰燃烧着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爱上了,真不相信能够爱上,若是这样下去,我会自杀。她们举行晚会,她在一切方面都是迷人的……”“明天起床后我就去说出一切,或者开枪自杀……夜里4点钟……我给她写了一封信,明天,即现在,14号交给她。天啊,我真怕死。幸福,那样的幸福对我似乎是不可能的。上帝啊,保佑我吧!”
几天后,托尔斯泰终于找到一个与索菲娅单独在一起的机会。他急促地说:“我想跟您谈件事,但我又难以开口。这有封信,我已经在口袋里揣了好几天。您看一下,我在这里等您回话。”
这封大作家的求婚情书,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。这使得我们可以借此感受到生活中艺术家的表现:“索菲娅·安德列耶芙娜,我再也忍耐不住了。三周以来,我每天都对自己说:这回一定说。但每次都怀着懊悔、恐惧和幸福离开……您是一个诚实的人,把手放在心窝上,不要着急,看在上帝的面上不要着急,您说,我该怎么办?嘲笑什么,偏要受什么惩罚。假如一个月前有人对我说,可能要受折磨,像现在这样受折磨,受幸福的折磨,我会笑死。作为一个诚实的人,您说,您愿不愿意做我的妻子?”
信中的大部分文字,索菲娅都是在后来才细细咀嚼的。但是,她浏览到这句话时,就只有迅速作答的分儿了。索菲娅是在自己的房间读这封信的。此刻,她要到楼上,立即回应托尔斯泰。她碰见了姐姐莉莎,莉莎问:“什么事?”索菲娅没有用俄语,而用法语回答:“伯爵向我求婚了。”母亲此刻走进来,她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。母亲用力抓住索菲娅的肩膀,把她转向门口:“快去答复他。”
急促地,索菲娅穿过餐厅、客厅,来到母亲的房间。托尔斯泰正在屋角倚墙站着。索菲娅走上前去。“怎么样?”托尔斯泰紧张地问。
“当然。是!”索菲娅快速而明确地答复。
很快,全家都知道了这件事,所有的人都跑来向他们祝贺。
当求婚成功后,托尔斯泰便迫不及待了,他只让索菲娅当了一个星期的未婚妻。这一周里,索菲娅被家人带到一个又一个商店,买上衣、帽子、连衣裙……为了表示诚意,托尔斯泰将自己的日记拿来给索菲娅看。托尔斯泰曾经荒唐的日子使这位未婚妻大为震惊,她甚至感到非常伤心,为他流泪。有意思的是,这两个即将举行婚礼的人,几乎都对爱情感到害怕。害怕失去“它”。索菲娅在后来的回忆文章里说:“我完全沉浸在爱情之中,并害怕失去列夫·尼古拉耶维奇的爱。这种恐惧感后来在我一生中都滞留在我的心……”而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却说:“对她的爱发生怀疑,我想她是在欺骗自己……在结婚这一天害怕,不信任,想跑。”
他这样说,也几乎这样做。9月23日,是他们结婚的日子。这一天,托尔斯泰几乎一天没有露面。突然他来了,对着索菲娅,倾诉他的内心痛苦。他是用了一种近乎折磨人的方式。他对索菲娅说:“这一切可以停止和挽回,还来得及。”索菲娅不明白:“您怎么回事?”托尔斯泰断续地说:“我不由得不想……我配不上您。您不可能愿意和我结婚。想一想吧,您也许错了。……要是……就不如说出来的好
……我会很痛苦,让人家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,总比不幸好些……”
索菲娅不全都领会托尔斯泰的心情:“您是要反悔……您不愿意?”托尔斯泰肯定地说:“是的,要是您不爱我的话。”索菲娅受不了了:“您疯了吗?”
索菲娅追问他:“您在想些什么,把一切都告诉我。”托尔斯泰喃喃地说:“我想您不会爱我的。您怎么会爱上我这样的人呢?”这一切叫索菲娅毫无办法:“我的上帝,我怎么办才好呢?”她哭出声来了。本来爱就是说不清的,可此刻的托尔斯泰却要求这个18岁的少女说出爱自己的理由。索菲娅只好说,爱他是因为完全理解他,因为知道他喜欢什么,因为他所喜欢的东西都是好的……
托尔斯泰终于平静下来。他似乎明白了索菲娅爱他,并乐意嫁给他的原因了。于是,他才跑回去准备婚礼。仓促之间,婚礼进行得并不顺利。当新娘将一切都打扮好之后,却听不到新郎在教堂等候的消息。一个多小时过去了,仍没有消息。索菲娅联想到托尔斯泰当天的表现,闪过了一个念头:他跑了。
就在这时,一个仆人跑来,要打开已捆好的箱子,为托尔斯泰找一件干净衬衣。原来该换的衬衣忘了取出,让仆人到街上买时,正碰上礼拜天,所有商店关门,不得不又过来取衬衣。又等了许久,新郎终于到了教堂,婚礼可以举行了。
这次婚礼的情形,我们无须在此赘述。托尔斯泰在他伟大的小说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里,有一段结婚场面及主人公心理的详细描写,就是小说第五部前六章,列文和吉蒂成婚的情景。这段描述,就是依托尔斯泰自己婚礼的情形,以及他当时的心理状态写出的。这——不仅是托尔斯泰,成为他妻子的索菲娅也在回忆文章中认同了这一点。据此,我们可以对艺术作品和生活的关系有更多的领会。
托尔斯泰的求爱及差点逃婚,是与他对青春(索菲娅结婚当年仅18岁)和智慧的向往与追求,同时又对世事充满不安,充满惶惑相关联的。这些,使得他们几十年的婚姻有过美好温存的记忆,又数经波折,甚至重大变故。爱情和婚姻,毕竟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之一。伟大的经历,常常能给人们阅赏和参照的范例。当然,后人也可从其爱情和婚姻的全程,寻觅爱情的真谛,探索婚姻长久新鲜的动人奥秘。托尔斯泰爱情及婚姻的历程可为我们提供借鉴,使这个没有定式的永恒题目更呈现神采,更焕发迷人魅力!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