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搜索 返回首页  
读者-来稿选登
    - 读者-来稿选登
美文
    - 美文
    - 美文_其它
    - 美文_散文
    - 美文_诗歌
情感
    - 情感
    - 情感_爱情魔方
    - 情感_婚姻家庭
    - 情感_恋恋红尘
    - 情感_两代之间
    - 情感_思君无涯
人物
    - 人物
    - 人物_布衣百姓
    - 人物_名人名言
    - 人物_名人轶事
    - 人物_人物表情
    - 人物_人物春秋
    - 人物_人物聚焦
言论
    - 言论_道听途说
    - 言论_高端访谈
    - 言论_金玉良言
    - 言论_评头论足
    - 言论_一言堂
幽默
    - 幽默_爆笑网文
    - 幽默_都市男女
    - 幽默_哈哈镜
    - 幽默_妙人妙语
    - 幽默_青春校园
    - 幽默_世相百态
    - 幽默_童话宝典
哲理
    - 哲理_红茶坊
    - 哲理_人生絮语
    - 哲理_围城内外
    - 哲理_现代寓言
泛舟网人物人物_人物聚焦大型人物访谈——我从陇上走过(二)
大型人物访谈——我从陇上走过(二)
2022-05-11 23:43:42
by 佚名  
Rating: not rated yet
1 2 3 4 5 6 7 8 9 10

大型人物访谈——我从陇上走过(二)

中国西部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,甘肃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,这里幅员辽阔,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。从黄河之滨到敦煌莫高窟,从嘉峪关长城到伏羲褂台山,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,甘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同时甘肃又是一片饱经沧桑的土地,富饶与贫困交织出文明的断层。多少年来,无数仁人志士为开发甘肃发展甘肃默默耕耘着,并为之付出青春,汗水乃至毕生精力。甘肃也正一步一步从苍凉走向繁荣。在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下,注目甘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,构筑与观众互相交流的平台,感悟甘肃情怀,形成强烈而广泛的共鸣是本栏目所追求的目标。
    本站与甘肃卫视联合推出这档栏目的电子版,也是基于这一共同的目的与构想。希望通过我们携手努力,为甘肃的繁荣和昌盛,为西部大开发做出新的贡献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 节目制片人·主持人 薛立丹
    本期嘉宾 · 赵广发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从放羊娃到五百强企业副总,主宰命运成就辉煌人生。赵广发这位专打硬仗的铁军主将,为您讲述他的传奇历程。2001年的6月29号,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正式开工。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条铁路,施工难度前所未有,担负这个任务的主力军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,赵广发就是这支铁军的主帅之一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您一直都是在这个企业吗?
    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赵广发:我可以说从参加工作第一天,就在这个企业,这已经算起来有30多年了。
    薛立丹:那你一定跟这企业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吧?
    赵:那当然了,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。在一个单位呆的时间越长,感情越深。
    薛立丹:那您是什么时候到这个企业的呢?
    赵:1970年当兵。当兵就到铁道兵,1984年邓小平提出裁军100万,那么我们铁道兵也属于裁军的范围。当时几十万大军脱下军装,断了皇粮走向市场。变成企业了。
    赵:有一次我爷爷领上我去咱们那里拔麦子,就是拔这个小麦。天气又热我就跟他说,我说爷爷啊,我不能一辈子在这里啊,当时我就想着世界这么大,就想出去闯一闯,但是那个时候想的就是当兵,这就是我的理想。
    薛立丹:在您当兵这个想法的时候,有没有别的选择呢?除了当兵?
    赵:那个时候呀,因为七十年代大家都想的是当兵。这个是比较光荣吧。
    薛立丹:您把这话跟您爷爷讲了以后,您爷爷说什么呀?
    赵:家里人对当兵就不太同意,因为我小的时候,我一岁半我母亲死了,是我爷爷和奶奶把我拉扯大的。所以他们老的观念就怕去当兵。当兵就打仗,所以他们就担心,但是呢,我就没有告诉他我要去当兵。我偷着他们就报了名。报名以后1970年快到年底了吧,10月份、11月份结果体检也合格了。到正是通知的时候,家里人才知道。所以这个时候家里面,我爷爷奶奶我父亲都流泪呀,都不愿意让我去,他舍不得让我出去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从您的概念上,这种铁道兵到实际你接触到这个兵种的时候,其实跟你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    赵:完全不一样。
    薛立丹:非常苦。
    赵:非常苦。那是从来都没想象过的,这个隧道里面因为当时的施工工艺也比较落后,放完炮以后,那个灰尘,就每天你进去以后,满脸、满鼻子都是这个灰尘。人出来以后只能看到两个眼睛,而且每天都这样,生活环境特别差,这个时候这个思想就有点波动了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有没有后悔的感觉?
    赵:当然感觉到后悔啊,就是感觉到当兵这个路是走对了,但是这个门进错了,就是不应该到铁道兵来。
    薛立丹:有没有想着回去我不干了。
    赵:当时还是有点动摇,因为人毕竟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吗,有考虑到又这么苦又这么累。
    
    解说:当时的赵广发并不知道自己今后都会一直跟铁道打交道。开弓没有回头箭,他只有咬牙坚持下去。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那您当时思想上有动摇的时候,是什么原因让你继续干下去了呢?
    赵:这个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由新兵到老兵,而且最大的一个,就是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,所以通过教育还有老领导老首长们也给我们讲。你既然来了,就要好好当好兵,而且我走的时候老人也讲,我爷爷也跟我说,娃娃既然要去当兵,你就在那儿好好干,得干出点名堂。一个是家庭的期望,再一个的话自己也想,你既然来了就也得干好。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当时您在部队的时候,第一次立功是在什么时候?
    赵:1973年我们从四川转多陕西的紫阳,陕西紫阳我们这个营,到紫阳,我们这个连队还担负着一座大桥(建设任务)。我那时候已经当班长了。我带的这个班完成任务比较出色。所以受到部队的通报表扬。给我荣立了三等功。当时我感到又没有打仗,就干这个施工也能立功。
    薛立丹:还是蛮兴奋的?
    赵:蛮兴奋。很高兴的。立功啊,这个奖励啊,还是比较多的。 解说:一次次的荣誉激发了赵广发作为铁道兵的自豪感,也给了他越来越高的职务。此后他南征北战,修建各种工程,在整个军旅生涯中,最后一仗是载入史册的引滦入津工程。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1983年当你们修引滦入津这个工程的时候,这也是您参军生涯里面打的最后一个仗?
    赵:修的举世闻名的引滦入津,结束了天津人民祖祖辈辈吃那个咸水,把滦河的水引去,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部队由军委调动去的。参加这个引滦入津,而且担负的是最艰苦的,所以这个引滦可以说也是我们铁道兵的最后,就是我们这个师最后一仗,应该说打的非常漂亮。本来是两年的工期,我们一年完成的。而且这个工程也干的很漂亮。而且也总结出了当时叫引滦精神,就是顽强拼搏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解说:1984年赵广发所在部队集体转业,成立铁道部第18工程局,赵广发脱下戎装任副处长。从部队走进社会赵广发和他的整个单位都面临新的挑战。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整体转业以后,可能有一些情况就发生转变?
    赵:这就完全不一样了。因为由部队变成企业,企业这就是走向市场了。那个时候本来就还没有到整个全面走进市场的时候,我们就提前进入市场。也没有计划任务,都是承揽任务,自己找活干,而且还要给大家发工资,所以这就性质上就不同了。
    薛立丹:那时思想压力大吗?
    赵:当然压力大了。那时候1984年我已经到团里,到处里面的领导岗位上了。那时候我们首先的愁的,就是没有活干,没有任务,那么就没有要面向市场承揽任务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解说:要在市场中立足,头炮必须打响。18局揽到的第一个重头戏,是湖北靖江葛河岩水电站的一个导流洞。那是亚太地区最大断面的导流洞。1987年元月开始施工,可是到4月9号却发生了一起特大事故。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什么样的事故呢?
    赵:这个事故就是顶上塌方,塌方下来以后死了,九死一伤。死了九个人。
    薛立丹:就是把下面作业的人员给埋到里面了是吗?
    赵:埋到里面了,而且当场就砸死了。死了九个人,九死一伤,这可以说是惊天动地啊。整个湖北省、铁道部上下尤其是我们这个,当时我们是三处这个企业,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巨大的压力。出了事以后我赶到现场,10号的晚上局里面领导让我负责处理这个善后。
    薛立丹:在这之前你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吗?
    赵:没有,哪有这个经验。
    薛立丹:那也算是临危授命?
    赵:那是。所以说因为这也是一种朴素的感情和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只能把这个事处理得好。
    
    解说:谁也没想到的是临危授命的赵广发,仅用了15天就波澜不惊的处理好了善后工作,显示了出色的管理能力,于是他被任命为处长,正式负责这项工程。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按期完工了吗?
    赵:按期完工。而且可以说创造了水电史上的奇迹,当年开工当年截流,而且这个隧道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隧道。但是这个艰难可以说,那现在想起来是非常可怕的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那你们当时在国内打开了这么一个局面,非常好的一个局面,那你们国外的这种局面又是怎么打开的呢?
    赵:这个项目就叫斯瓦特河的引水工程,这个工程有一个卡脖子的,最关键的控制工期的工程,是以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的名义命名的,叫贝布托隧道。这个隧道长有3380米,有3公里多吧,但是由于我们第一次走出国门啊,人生地不熟,又在异乡他国。这个语言不通,设备都全部从国内运进去,而且对当地的环境,地质情况也不了解,所以这个工程这个开工到1997年,到1997年就是到1996年底,已经是长达17个月的时间,这个隧道只打进去了1100多米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进度非常缓慢?
    赵:非常缓慢。所以这个业主就是巴基斯坦,正式向我们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提出了要求,就是反应很强烈,你看签订这个合同不能兑现,最后我们局长就赶快去了,去了以后看了一下,因为局长不能长期呆在那里,就回来,回来就宣布让我带工作组去。
    薛立丹:那您去了以后,您说您采取了这些方法之后呢?遇到没有遇到困难?
    赵:困难当然很多了。我们这个一各方面加强相互沟通,就是和国外的一些专家,和英国的专家,和巴基斯坦的一些业主加强沟通。第二个加强管理。第三个的话组织这个进行竞赛。在过去部队的时候叫火线入党,我在那个地方十八般武艺都用出来了我说在国外咱们也要入党,表现好的,任务完成好的,在国外还组织了一次入党仪式,入党宣誓。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在这种情况下呢,最后用了多长时间把这个工程完成的呢?
    赵:我们去了以后用了十个半月,就打了2200多米,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是完成了是320米。320米在当时这个传真电报到国内,国内都不相信,一个月要完成320米,大家都不相信,一直到我们贯通了隧道打通了,国内才知道这个完成了。这是我们走出过门第一个打的硬仗。
    
    解说:赵广发又一次赢了,中铁18局从此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,此后赵广发担任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副总经理。从一个放羊娃到中铁建筑这个立足于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副总,36年来赵广发攀登过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高峰,也品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甘苦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在您过去这些经历里面,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事件,每次都能够这样啃下来,而且当时难度都挺大的。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?
    赵:这个我觉得,当时也没有什么更多想的,也可能其他人遇到也可以,也可能比我还干得更出色呢。我觉得在当时也没这么更多的想法,只是想着怎么把这个任务完成好。
    薛立丹:那么您怎么评价自己呢?
    赵:在人生的道路上,这几十年的奔波也有一些体会,这个体会我觉得应该说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。
    薛立丹:哪八个字呢?
    赵:刻苦学习、勤奋工作。
    薛立丹:那么您觉得像您这种特点,跟您的性格有没有什么关系呢?
    赵:因为我毕竟是咱们从甘肃这块黄土地上长大的,骨子里面有咱们甘肃的这种,甘肃人的这种性格特点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薛立丹:您觉得它是怎么样一种特点呢?
    赵:吃苦耐劳,这是第一。再一个的话就是人穷志不穷。这种敢为人先,争第一,这种性格。
    薛立丹:其实我们知道当您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,其实有时候也有机会,来为家乡父老做点事情,您也是力所能及地在帮助着他们?
    赵:这个我觉得这也可能是我们每一个在外地甘肃人共同的心愿,因为也都想着为家乡能够多做一些贡献,尽一份微薄之力。为什么,因为我觉得不管你走到哪里,不管你到什么时候,不管你在哪个岗位和在什么地方,但是你的根是在甘肃。所以对甘肃来讲,我们有这个责任,也想多做一些贡献,也尽一份力。我记得著名的诗人艾青有一首诗里面有两句话,他是这么说的。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,这也可以说是表达了我们在外地的这些甘肃人的情感,和对甘肃的这个热爱。

推荐给好友 打包下载这篇文章 打印这篇文章

Copyright © 2002 myarticle.com.cn
All rights reserved.

备案号:浙ICP备17002154号-4 Powered by: MyArticle Version 1.0dev
Processed Time: 0.0077 s Querys: 5 [ Gzip Level 0 ]